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簡稱CTC,是指在腫瘤形成或者進展的過程中,從原發灶或轉移灶脫落進入血液循環的腫瘤細胞。而CTC檢測就是通過選擇合適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借助對應的儀器和試劑,去檢測樣本中含有的CTC類型和數量。
CTC檢測在臨床中的具體應用場景
作為惡性腫瘤遠處轉移的關鍵環節,CTC在患者血液中出現與否及其數量多少,一方面代表了原發腫瘤浸潤進入血管的能力,另一方面代表了在遠端器官形成轉移灶的可能性。
因此,檢測并計數CTC的數量可以提示腫瘤的惡性程度及轉移風險,具有重要的預后價值。
此外,CTC還是“液體活檢”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其進行實時的分子分型和功能分型,有助于醫生更精準地對患者進行的個體化治療。
而且CTC檢測適用于多種癌癥:例如肺癌、結腸癌、胃癌、肝癌、宮頸癌、乳腺癌等等。
目前CTC檢測已進入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AJCC、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等國內外各癌種的專家指南與共識。多個指南和共識都指出了,CTC在免疫治療、早期篩查、預后評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是一種有效的癌癥診療手段。
其中,關于癌癥確診患者的準確分期,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AJCC)的《腫瘤分期指南》已經明確指出,通過CTC的檢測可以在無遠處轉移(M0)和有遠處轉移(M1)之間引入一個cM0(i+)分期,從而使患者的治療更為精準;
cM0(i+) 分期的定義為:無任何轉移性臨床癥狀或體征,無遠處轉移的臨床或影像學證據,但通過分子檢測或顯微鏡檢,在循環血液、骨髓或其它非區域淋巴結組織中發現腫瘤細胞或 ≤0.2mm 的微小轉移灶。
2018年1月,在全球啟用的AJCC第八版癌癥分期系統中,將循環腫瘤細胞列為繼ER/PR、HER2、Ki67和腫瘤組織學分級四項生物學指標之后的又一項乳腺癌預后評估工具,認為乳腺癌外周血中存在循環腫瘤細胞提示預后不良,更進一步明確了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的臨床價值。
2018年2月,腫瘤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發布業內人士翹首以盼期待數年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6000多例臨床數據明確證明循環腫瘤細胞是遠優于目前臨床金標準(蛋白腫瘤標記物)的血液標記物。
CTC與循環腫瘤DNA的比較
同樣作為液體活檢的重要材料,CTC和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經常被拿來進行比較。二者各具優勢,可以互為補充,分別從不同的側面來反映腫瘤的特征,綜合兩方面的信息可以為患者的整個病程提供更加全面的認識。
ctDNA的主要優勢是分布廣泛且相對均一。但缺點是:ctDNA片段化較為嚴重,所以相關檢測只能局限在點突變、擴增和缺失、易位以及甲基化等。
CTC的優勢是具有完整的細胞形態,胞內物質在細胞膜的包裹之下保存的較為完整。哪怕是只有單個細胞,也會具有完整的基因組、轉錄組、蛋白質組,以及侵襲、增殖和轉移的潛能。
所以,在CTC上的檢測內容會更為豐富,結果的可信度更高,且特異性好,信息攜帶全面(基因、蛋白、細胞性狀等),能夠進行活細胞培養及后續功能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