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胰腺癌這么“狡猾”難以早發現?為什么死亡率這么高?
對此,醫學專家解釋說,由于胰腺藏于后腹膜十分隱蔽,而且胰腺癌的早期癥狀通常不明顯,經常與胃病混淆,這使得早期診斷非常困難,發現時基本是晚期,加上胰腺位于腹腔深處,手術切除難度極高,胰腺癌對傳統癌癥治療方法的耐藥性較強,所以治療十分困難。
那么有沒有辦法能盡早發現“狡猾”的胰腺癌,以及治療后及時監測是否會復發呢?有。液體活檢技術---CTC循環腫瘤細胞檢測,能夠預測疾病的進展情況,對于早期發現、以及預防胰腺癌的復發至關重要。
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是指從實體瘤中脫離出來并進入外周血液循環的腫瘤細胞。
CTC包含著豐富的生物學信息,通過對其免疫表型、基因組、轉錄組、蛋白表達、腫瘤異質性等進行分析,可以為臨床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助力腫瘤早篩、療效評估和復發監測、預后判斷、實現腫瘤的個體化治療等等。
臨床研究證實,CTC檢測能夠早于傳統影像學檢測3個月以上發現腫瘤。
CTC在1869年就有相關報道,對CTC的研究在2008年開始呈現高速增長,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近幾年CTC檢測在腫瘤輔助診斷、監測等方面嶄露頭角,CTC檢測的臨床應用逐漸形成診療指南和專家共識,成為目前最具潛力的腫瘤無創診斷和實時檢測手段之一。
一項發表于外科學雜志《Annals of Surgery》上,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發起的名為CLUSTER臨床試驗中,共納入了200名受試者(NCT02974764)。此試驗目的旨在通過檢測循環腫瘤細胞(CTCs)及其亞型在胰腺導管癌治療中的變化情況,評估CTCs在患者復發轉移、治療效果中的作用。
此臨床試驗中,共有59例患者在1年內復發,復發組手術前CTCs各表型均比未復發組高,分別為tCTCs、eCTCs、mCTCs,同時研究人員也計算了mCTCs/eCTCs的比率,發現復發患者的術前樣本明顯高于未復發患者。
目前在臨床上常采用CA19-19作為胰腺癌的腫瘤標志物,然而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直接手術組中CA19-19在cut-off值為178U/mL時,并不能有效預測患者1年內的復發風險。
而此項研究結果表明,在直接手術組,tCTCs、eCTCs、mCTCs與胰腺癌導管腺癌的早期復發風險密切相關,其中mCTCs最具預測能力(52%敏感性、82%特異性)。在接受新輔助治療組也出現類似情況,三種類型的CTCs也與早期復發風險密切相關,tCTCs最具預測能力(72%敏感性、75%特異性)。
通過回顧分析114例患者(其中44例接受新輔助治療),分析每個時間點(術前基線取樣、術后取樣或新輔助治療前取樣、術后3—6個月取樣)與基線樣本之間的變化。
結果顯示,CTCs變化可早于影像學證據提示患者腫瘤復發,而在未復發的患者中,并未發現CTCs升高。
天爍生物自主研發的第三代CTC精準檢測技術,其CTC捕獲效率、產物純度、檢測準確率、穩定性等核心技術指標均位居行業前列。
天爍生物第三代CTC精準檢測技術不僅能用于已確診癌癥患者的精準治療和病情監控、療效評估,還可通過捕捉檢測外周血中存在的微量CTC、監測CTC的分子表型和數量變化趨勢,輔助臨床醫生在癌癥發生的早期階段為患者確定病變性質。為癌癥早發現、早治療提供一種精準、安全、便捷的檢測手段。
與此同時,天爍生物還以全球頂尖的CTC捕獲技術,結合基因檢測、蛋白檢測等分子分型檢測技術,為廣大生命科學研究和臨床檢驗領域機構持續提供優質服務,成為CTC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