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癌癥第一大國,惡性腫瘤(癌癥)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國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惡性腫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23%左右,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000多億,防控形勢嚴峻。
癌癥就像懸在每個家庭房梁上的一把刀,砸下來,便是一場金錢與命運的較量。有些人則是發現太晚,已經到了癌癥晚期,最后也落個人財盡失的無奈局面。
2021年,各大企業轉型升級,從傳統制造轉向醫療研究,天爍生物自主研發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技術,致力將癌細胞扼殺在搖籃里。
2月25日上午,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因病去世,享年79歲。
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2010年以534億元的身價登上《福布斯》中國首富,一直在為企業生存而戰,每天堅持6點上班,基本不休假,很少應酬。春節前因肺癌住進醫院ICU病房搶救,情況一直不太好。因醫治無效,于2月25日10時30分逝世。
宗慶后生前是一位重度煙民,有30多年的煙齡,每天平均要抽兩包煙。雖然在數年前他也因健康問題戒煙,最終還是沒有逃過肺癌的侵擾,加上發現的太晚,未能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根據臨床案例數據顯示,70%被確診的肺癌處于III期,但如果通過篩查,能夠在早期階段識別出癌變可能性,將為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和治愈機會。對此,梅奧診所胸外科和介入肺病專家Reisenauer博士強調:“肺癌篩查可以挽救生命,特別是已知高風險個人需要進行更多篩查。”
如果能通過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可以早于傳統的影像學6個月——3年發現,也許還會找到救治的希望。
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是指進入到血液循環中的腫瘤細胞。根據最新證實,腫瘤細胞不僅可以從實體瘤原發灶或轉移灶脫落入血,也可在形成可見實體瘤病灶之前入血。因此,CTC檢測有可能早于影像學發現或早于臨床表現。其實循環腫瘤細胞(CTC)檢測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被廣泛使用,是很前沿、科學的癌癥早期篩查的方法。
天爍生物團隊致力于科普癌癥早篩,給大眾灌輸科學防癌觀念,目前,天爍研發的CTC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成果已服務國內近20余家醫院及醫療機構。接下來,公司將從檢測設備國產化上發力,向普惠性醫療服務靠攏,愿為中國的健康事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