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之前,我們先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
劉心(化名)從不吸煙,平時身體也沒有不適,一次體檢發現右肺有一個小結節,差不多有4mm,當時醫生給的診斷方案是定期隨診。5年過去了,肺結節一直沒有長大過。
案例二
這是一個女孩,父親是老煙民,體檢時發現一個4mm的肺結節,跟劉心一樣,醫生給出的方案也是定期隨診,但因為她一直無視,5年后再到醫院時,已經發展成了肺癌。
為什么相似的病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眾所周知,腫瘤是由一個癌細胞發展而來,那么癌細胞長成腫瘤,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有何不同?
癌細胞雖然也是細胞的一種,但它屬于變異的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癌細胞有無限增殖、可轉化和容易發生轉移三大特點。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梁軍主任介紹說,癌細胞生長是有自主性的。正常細胞在分裂繁殖過程中,當接觸到周圍細胞就就會停止分裂,而癌細胞正好相反,它脫離了機體的控制,可以不間斷的生長繁殖。同時,癌細胞具有浸潤性和轉移的特點,癌細胞容易脫落、溶解和侵入周圍組織,或侵入血液、淋巴組織,播散到身體的其他部分,造成癌癥的擴散和轉移。
我們都知道癌癥不是一觸即發的。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病理科主任紀小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細胞突變到癌細胞形成,再發展到腫塊,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比如肝癌、胃癌、腸癌、宮頸癌就很典型的案例。
一般來說,腫瘤細胞在癌變的早期是非常緩慢的,以結腸癌為例,從結腸息肉發展為癌癥,需要5至10年的時間。腫瘤細胞的生長速度受到非常多的因素影響,包括癌癥種類,患者的營養情況,機體的免疫力等等。腫瘤細胞的增長是呈幾何系數的,雖然早期的時候,癌細胞的增殖速度可能會慢一些,一旦積累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就會以倍數增加。
下面就給大家列舉4種癌癥,來詳細說明一下:
① 肝癌
肝癌發展有一個大致的過程: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臟是一個非常隱忍的器官,即使病變卻能沉默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有時肝臟被侵犯達三分之二,人體依然無法察覺出一點癥狀。肝炎是癌變的第一步,因此無論是脂肪肝人群,還是乙肝人群,如果不注重維護,那么十年左右時間,都有發生肝硬化的可能,甚至轉變為肝癌。
② 胃癌
胃癌的發展過程大致: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陸紅主任表示,胃癌的發生,并非是由正常細胞轉化成癌細胞,而是從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等一類病征開始,大多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數十年。
③ 腸癌
大腸癌的發生和發展一般歷經三個階段:息肉→腺瘤→大腸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副主任張凱稱,從息肉發展到腺瘤再到癌變,一般需要10年左右,稱之為“黃金十年”。在“黃金十年”內檢查可以早發現甚至癌前阻斷。
④ 宮頸癌
江蘇省中醫院婦科主任醫師任青玲給出一組數據:大約95%的宮頸癌與高危型HPV的持續感染有關,所以宮頸癌發生過程如下:HPV感染→HPV持續感染→出現宮頸癌前病變(CIN)→侵襲性宮頸癌。這個過程一般最少需要5-10年,平均20-25年。
癌癥并不是一觸即發的,它潛藏在我們的體內,給了我們大量的時間來發現它。所以說,防癌篩查體檢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期的腫瘤都可以單純通過手術切除,基本能達到治愈,不影響正常生活。而到了中晚期的癌癥,腫瘤廣泛轉移的時候,治療效果就非常差了。
僅通過一管血,即可針對20種常見高發腫瘤(肺癌,鼻咽癌,喉癌,胃癌,肝癌,食道癌,腸癌,胰腺癌,膽囊癌,膽管癌,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宮頸癌,子宮癌,卵巢癌,乳腺癌,皮膚癌,甲狀腺癌,口腔癌)進行早期風險預警,幫助檢測者發現早期腫瘤。
全面、準確、無創、便捷
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tumorcell,CTC)是指由原發灶脫落,侵入血液循環的腫瘤細胞。CTC能逃避機體免疫,在原發或遠處臟器駐留,從而形成復發、轉移病灶。
● 篩查時機
早期診斷:早于傳統癌篩技術10個月以上
●精準度
精準度優于傳統篩查,高達91.2%
●癌種數量
可精準篩查20種的癌癥
●捕獲效率與純度
腫瘤細胞的捕獲效率與純度對于國內同行提升近100倍
●腫瘤大小
腫瘤體積還在毫米級大小即可被發現
●檢測技術
用微流控和免疫磁珠相結合的技術,由天爍科研團隊歷經多年潛心研發,徹底突破了以往CTC技術準確性差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