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是一種惡性程度高的腫瘤, 易復發及轉移, 其中最常見的轉移途徑為血行轉移。很多患者只有在轉移病灶引起異常癥狀或影像學檢查發現轉移灶是才確診轉移發生,而此時往往已經失去有效治療的實際。因此,早期發現轉移跡象并設法加以阻斷可以改善肝癌的預后。
循環腫瘤細胞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 是指在腫瘤形成和進展過程中從原發灶或轉移灶脫落直接進入血液循環或經淋巴系統進入血液循環的腫瘤細胞,能夠真實反應腫瘤負荷,也是癌癥復發、轉移的主要元兇。CTC是肝癌血行轉移的中心環節,CTC檢測在腫瘤的早篩早診、預后預測、療效評估、耐藥評估、轉移復發監測、用藥指導等各方面的臨床應用價值已被廣泛肯定,具有重要意義。
圖1 CTC相關的腫瘤轉移機制示意圖
2010 AJCC腫瘤分期指南(第7版)中將CTC首次納入TNM分期系統,作為新的M分期(遠處轉移)標準,列為cM0(i+)分期,出現在M0和M1之間。新增cM0(i+):無轉移的臨床癥狀或體征,無遠處轉移的臨床或影像學證據,但通過分子檢測手段可在循環血液、骨髓或其他非區域淋巴結組織中發現腫瘤細胞或微轉移灶≥0.2mm。
Clin Cancer Res (2011) 17 (11): 3783–3793.
? 肝癌臨床分期Ⅰ期患者,可檢測到CTC,CTC可能成為早期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 CTC陽性率與TNM分期高度相關,從I期的66%-IV期的100%
J Hepatol. 2016 Aug;65(2):305-13
? CTC數量≥1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7.5個月,而CTC 數量<1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34個月(p<0.001)。
? 在接受過治療的患者亞組中,每4毫升血液中> CTC的存在與存活率較低 和TTP較短 高度相關。
持續、動態監測CTC的數量變化,可以動態反應臨床的治療效果,觀察CTC的數量可以指導臨床及早介入診療,預防腫瘤復發。
Clin Cancer Res. 2014 Sep 15;20(18):4794-805.
一項研究中,納入了157例接受了根治性切除術肝癌患者,76例接受了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66例接受了放射治療。治療前的CTC水平顯示HCC患者接受手術切除、TACE和放療后的預后意義(均P<0.050)。大多數患者在治療后顯示出反映腫瘤反應的CTC水平降低。相反,CTC水平增加的患者在治療后顯示疾病進展。
BMC Cancer. 2016 Jul 20:16:506.
研究納入了49名即將接受肝癌根治性切除術的患者。結果顯示,CTC細胞數量與術后HCC復發的預后因素顯著相關CTC≥2(P=0.001)。CTC水平升高與HCC的早期復發相關,表明臨床結果差。
Hepatology. 2013 Apr;57(4):1458-68.
123名患者術前CTC≥2的患者發生腫瘤復發早于CTC<2的患者(P<0.001)。術前CTC≥2是肝癌術后復發的獨立預后因素(P<0.001)。患者術后隨訪發現,術前CTC≥2個的患者比CTC<2個的復發率顯著升高(87.5%VS15.5%)。CTC可作為監測治療反應和HCC復發治療靶點的實時參數。
臨床肝膽病雜志 > 2018 > 34(3): 513-516
研究納入了原發性肝癌(PHC)術后CTC陽性的患者56例。
? 治療組在治療后1個月CTC 數目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001)對照組隨著時間推移,CTC數目較前明顯增多。
? 治療組無瘤存活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P=0.0216),疾病進展時間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CTC(循環腫瘤細胞)作為血液樣本中的重要液體活檢標志物,大量臨床研究表明CTC在肝癌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CTC可以通過簡單的外周血抽取來檢測,并可能顯示腫瘤特征的全局特征,是早期發現和管理 HCC的有效方法。為了高效識別和捕獲 CTC,天爍生物開發了各種利用免疫親和性和生物物理特性的 CTC 檢測平臺、CTC 的定量豐度,以及CTC之間的生物學特征和基因組異質性,可以預測HCC患者的疾病預后和對治療的反應,通過液體活檢對樣本進行檢測促進精準醫療在HCC患者中實施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