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強癌癥防治機構協作。充分發揮國家癌癥中心、以腫瘤??茷橹攸c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醫療機構以及疾控機構作用,加強協同配合,進一步完善癌癥防治協作網絡。加強癌癥防治技術支持、人才幫扶力度,探索推廣適宜防治技術和服務模式,整體提升癌癥防治水平。國家癌癥中心、省級癌癥防治中心加強引領和技術攻關,探索開展疑難復雜和技術要求高的癌癥防治工作。具備條件的二級及以上醫院設置腫瘤科,能夠開展癌癥篩查和常見多發癌種的一般性診療。進一步加強癌癥相關??坡撁说榷喾N形式醫聯體建設。各級疾控機構加強癌癥危險因素監測、流行病學調查、人群干預、信息管理等。加強醫防融合,強化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宣傳教育、健康咨詢及指導、高危人群篩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溝通協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九)進一步提升腫瘤登記報告規范化、制度化程度。各級腫瘤登記中心加強轄區腫瘤登記工作的組織實施,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履行腫瘤登記報告職責。健全腫瘤登記報告信息系統、質量控制標準和評價體系,提高報告效率及質量。到2030年,腫瘤登記工作所有縣區全覆蓋,建立不少于1145個國家級腫瘤登記處。試點開展高精度腫瘤登記工作,加強原位癌、病理分型、臨床分期等信息采集。(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分別負責)
(十)促進癌癥防治信息資源共享。逐步實現腫瘤登記信息與死因監測信息對接,優化數據采集報送方式。加強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提升生存分析與發病死亡趨勢預測能力。規范信息管理,保護患者隱私和信息安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分別負責)
四、推廣癌癥早診早治,強化篩查長效機制
(十一)完善并推廣重點癌癥早診早治指南。針對發病率高、篩查手段和技術方案相對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肺癌等重點癌癥,組織完善篩查和早診早治系列技術指南,并在全國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癌癥規范化防治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十二)深入推進癌癥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各地針對本地區高發、早期治療成本效益好、篩查手段簡便易行的癌癥,逐步擴大篩查和早診早治覆蓋范圍。優化癌癥篩查管理模式,繼續支持縣級醫院建設“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中心”,進一步提高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能力。加強篩查與早診早治的銜接,提高服務連續性,及時將篩查出的癌癥患者轉介到相關醫療機構,提高早診早治效果。高發地區重點癌種早診率持續提高,適齡婦女宮頸癌人群篩查率達到70%,乳腺癌人群篩查覆蓋率逐步提高。(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財政部配合)
(十三)構建分層癌癥篩查體系。在癌癥高發地區和高風險人群中持續開展組織性篩查。在此基礎上,各地根據本地區癌癥流行狀況,開展癌癥機會性篩查,不斷加大篩查力度、擴大覆蓋范圍。研究開發癌癥風險評估有關工具并加強培訓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提供癌癥風險評估服務,使居民知曉自身患癌風險。進一步加強防癌體檢的規范化管理,引導高危人群定期接受防癌體檢,加強疑似病例隨訪管理,針對早期癌癥或癌前病變進行及時干預。(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五、規范癌癥診療,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十四)加強診療規范化管理。進一步完善癌癥臨床診療指南、技術操作規范、臨床路徑。加強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完善全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絡建設,開展腫瘤用藥監測與評價。優化用藥指南,完善處方點評和結果公示制度。做好患者康復指導、疼痛管理、長期護理和營養、心理支持。(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十五)加強診療質量控制。鞏固完善國家-省-地市-縣四級腫瘤診療質控管理體系,開展腫瘤單病種診療質量控制工作。通過腫瘤診療相關質量信息的系統收集、分析及反饋,對腫瘤診療質量相關指標進行持續性監測,促進腫瘤診療質量持續改進。(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十六)優化診療模式。持續推進多學科診療模式,提升癌癥相關臨床專科能力,探索以癌癥病種為單元的專病中心建設,積極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遠程醫療服務,探索建立規范化診治輔助系統,提高基層診療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六、促進中西醫結合創新,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
(十七)加強癌癥中醫藥防治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中醫癌癥防治服務體系,構建中西醫結合癌癥防治網絡。加強中醫醫院腫瘤科建設,支持綜合醫院、腫瘤??漆t院提供癌癥中醫藥診療服務,將癌癥中醫藥防治納入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范圍。(國家中醫藥局牽頭,國家衛生健康委配合)
(十八)提升癌癥中醫藥防治能力。制訂完善癌癥中醫藥防治技術方案,推廣應用成熟的癌癥中醫藥防治技術方法,探索創新符合中醫理論的癌癥診療模式,培養癌癥中醫藥防治專業人才。加快推進腫瘤中醫診療質控工作,提高中醫藥癌癥防治的標準化和同質化水平。擴大癌癥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探索中西醫結合防治癌癥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形成并推廣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在腫瘤多學科診療工作中,規范開展中醫藥治療,發揮中醫藥的獨特作用和優勢。(國家中醫藥局牽頭,國家衛生健康委配合)
(十九)強化癌癥中醫藥預防及早期干預。發揮中醫“治未病”作用,研究梳理中醫藥防癌知識并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健康教育項目服務內容。綜合運用現代診療技術和中醫體質辨識等方法,早期發現高危人群,推廣中醫治未病干預指南,積極開展癌前病變人群的中西醫綜合干預。(國家中醫藥局牽頭,國家衛生健康委配合)